西藏百科 | 藏地万象 | 宗教 | 其他

藏传因明

2013-06-20 15:51:53来源:西藏在线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藏传因明 用藏传佛教诠解哲学思想的一门学问。因其侧重于知识论,故又称为藏传量论。自中世纪以来,因明从印度传入中国,复又分为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二支,并分别东渐至日本、朝鲜、蒙古,中国成为因明的“第二故乡”。

  11世纪末,俄大译师在桑普寺设置因明学,此后藏传因明成为西藏寺院传统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方法除上师讲解和阅读外,还通过对各种问题的辩论开阔思路,以及通过理解原理来提高思辨能力。宋元以后,因明典籍逐渐佚亡,在汉地几成绝学。近代以来,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复兴,因明研究亦随之复苏,中国成为印度因明、汉传因明、藏传因明三大学术传统的共生点。

  形成和发展 藏传因明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引进、发展、高峰三个阶段。

  ①引进阶段。即翻译阶段,从7世纪佛教传入西藏始,至俄大译师开创新因明止,历时300余年。一批藏族译师在印度大师的配合下,进行因明经典著作的翻译。在藏传佛教前弘期,嘎瓦白则翻译法称的《国明一滴论》、《他证可行论》,展巴南喀翻译法称的《关系研究》,智军、吉祥积等翻译法称的《因滴论》、《观相属论》,律天的《正理滴论略义》等;在后弘期,玛善慧译出《释量论释》及天王慧的《释量论的后三只释》等被称为“旧因明”。琼布扎赛、麻盖洛等擅长因明的藏族学者在部分地区讲授因明,学习人数较少,学习内容限于法称的小论《正理一滴论》和中论《正理彻悟论》。

  ②发展阶段。从11世纪后期,俄大译师重译《释量论》,开创“新因明”,到宗喀巴开创新学之前,延续近300年。俄大译师译出《定量论》、《正理滴论》等,并对前期译出的因明诸论,均依善本校订。1096年俄大译师就任桑普寺堪布,创办五部经学院(五部经即《因明部》、《般若部》、《中观部》、《俱舍部》、《律学部》)。继承俄大译师因明学的有慧菩提、宝称等人,又传于菩提称等,菩提称门下有精进狮子、福德狮子、辩论狮子、法狮子、宝狮子、功德狮子等人,此后由萨迦初祖贡嘎宁布等继承。至13世纪,萨迦派第四代祖师萨班·贡噶坚赞从释迦宝利学习五明,重校勘订《释量论》,并综合陈那的《集量论》和法称的《七部量论》要义撰写《量藏理论》。《量藏理论》共11品,为西藏第一部较系统的因明著作。

  ③高峰阶段。从宗喀巴开创新学派开始。宗喀巴研究陈那、法称等人的著作后,认为量论既是推理辩论的学说,又是佛家哲学的另一个体系,其中包含由凡夫到成佛的一套理论。宗喀巴著《七部量论·入门启蒙》,其弟子贾曹杰著《集量论释》、《释量论摄义》、《相违相属释》、《释量论随闻录》等,克主杰著《七部量论庄严祛惑论》及《释量论讲行正理海》等。宗喀巴学派反对盲从和轻信,主张深入研究考证,用因明的分析推理方法检验包括印度佛学大师在内的前人的各种观点,他着手对前人的学说展开系统全面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先后在前后藏、川、康、甘、青藏区及内外蒙古草原等地建立1000余所不同规模的辩经院,格鲁派八大寺院等大辩经院学僧多达5000~7000人,各辩经院都有因明学科,专修因明3~5年,答辩合格后获格西学位。20世纪初,藏族学者中有因明论著的作者117人(其中宗喀巴学派89人),有因明论著221部(其中宗喀巴学派183部)。

  特点 藏传因明的主要特点有:①翻译出陈那、法称及其传人的论著比汉文数量多,注释完备;②注重因明的实际运用,在中观、般若、对法诸学中广泛应用;③讲习藏传因明学有固定的组织和学制,代代相传不断,各寺院学者必须先通因明,注重口头辩论,采用“应成论式”等严格的问答规矩;④为求在辩论中立于不败之地,对每一个概念或范畴的定义之内涵、外延都务求缜密思考,不避冗长、繁琐;⑤把因明与心明结合起来;⑥把因明与佛教哲学结合起来。

  藏族对因明学的贡献 主要体现在对文献的翻译和保存、对因明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几个方面。

  ①文献的翻译和保存。藏族对因明文献的翻译从8世纪末开始到13世纪,在《丹珠尔》部共有陈那、法称、天王慧、释迦慧、壮严师、胜军、法上、莲花戒等25位印度因明大师的68部因明著作,这些著作原文多已失传,也无其他文种的译文。

  ②因明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藏传因明在对陈那、法称等学说继承上,广泛吸收因明百家学说的丰富思想,展开自由辩论,广开思路进行研究,使因明学说从理论上得到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形成独具特色的藏传因明。藏传因明对印度因明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使定义和概念更加趋于周密和完善,推理形式简单化,知识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深化和拓宽。

  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藏传因明称严谨周密的逻辑思维、知行结合的求实态度、准确巧妙的文字表达能力为“世间三宝”,在学习过程中坚持各种论证。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