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心灵的故乡

2024-09-03 10:22:48来源:西藏日报作者:廖卫华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从2016年底援藏回京后,经常在梦里回到西藏,回到拉萨。心心念念想着能早日故地重游,看看那片神奇的高天厚土,看看那里的老朋友,尝尝糌粑和酥油茶的味道。今年夏天,时机终于到了。今年是对口援藏工作开展三十周年、“两路”通车七十周年,又是我硕士求学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成立30周年,是我进修学习的北大国发院第11届《财经》奖学金班毕业15周年。8月12日至18日,我和第11届《财经》班的其他四位同学王家耀、刘炳路、张小红、郑良中相约走进大美西藏,探秘神奇高原,再次回到我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西藏。

  2013年至2016年,作为司法部第七批援藏干部,我在西藏工作了3年多,创立了法制日报社海拔最高的全国最后一个省级记者站——西藏记者站,在拉萨市人民政府挂职任副秘书长。1000多个日子,我的足迹遍及西藏7个市地50多个县(区),见证了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县墨脱通车的欢腾场景;走进拉萨多个社区,面对面寻访传承“枫桥经验”的联户平安、联户增收的“双联户”一线素材;跨山越岭,一周时间驱车万里,从亚东口岸、樟木口岸到吉隆口岸、普兰口岸,采访边防战士们的戍边风采;带领西藏大学、拉萨师专等高校的藏族大学毕业生来到成都、上海、北京,走进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等高校,调研学习区外高校大学生的创业经验……往事历历在目,细节常常袭来,那3年多,作为新闻工作者,我和同事们为讲好西藏故事贡献了媒体人的力量,展现了北大财经班学员的家国情怀。

  这次进藏的5位同学都是从业20年以上的资深媒体人,从酝酿到成行仅仅10天,制作毕业班服,设计毕业口号“国发三十载,财经十五年,大美西藏行”。大家从五湖四海聚集西藏,从林芝—拉萨—阿里。这个路线既考虑到第一次进高原的适应,又高度浓缩了西藏最具特色的文化。

  一周来,走进世界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远眺世界最美山峰南迦巴瓦峰;欣赏“东方小瑞士”鲁朗林海高原牧场风光,探访带领乡亲们集体致富,受到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待的全国人大代表平措大叔。近距离感受大昭寺、布达拉宫的脉动,聆听大昭寺金牌讲解员多吉次仁的专业讲解。

  深夜的拉萨,微风吹过了1300多年,大型室外实景剧《文成公主》带我们重回大唐盛世,重回唐蕃古道,通过天地之间山川壮丽的震撼人心的艺术形式,我们看到了一个从起初三步一回头梦回长安城的16岁山东姑娘李雪燕,历经三年风吹雪打,翻山越岭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意志坚定走进吐蕃,实现和亲大智慧的文成公主。“走不到的地方是远方,回不去的地方是故乡。”时至今日,从1994年中央召开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决定实施对口援藏以来,30年,全国各地、中央企业和教育、医疗等各个战线的援藏干部,远离家人故土,艰苦不怕吃苦,建设美丽和谐新西藏。

  阿里,平均海拔4500米,世界屋脊的屋脊,被称为“地球第三极”。很多人对它充满神往却恐惧于它的高寒和生命禁区。这次我带着同学们第一次进藏就挺进阿里,近距离感受藏西高原的壮美和辽阔。扛得住涅槃之痛,才配得上重生之美。一路上,同学们感受到西藏基础设施的完善,道路的开阔,信号的流畅。西藏的风景绝美壮阔而又震撼,美得让人想哭。一路遇到的人淳朴善良虔诚,让我情不自禁地想喝上两杯,想唱上两句。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阔别7年,我真的不敢相信西藏的变化如此之大:拉萨原来光秃秃的南山,如今漫山遍野绿树成荫;市区简陋狭窄的二环路,如今修好了宽阔的南环路、北环路;城关区原来只有一个综合购物广场神力时代广场,如今不仅新建了大型商业综合体万达广场,还会聚了各大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等大型金融公司入驻的顿珠金融城。位于西藏最西部的阿里,和10年前相比,狮泉河镇道路宽敞干净,高楼鳞次栉比,世界海拔最高的博物馆阿里博物馆,海拔最高的图书馆阿里图书馆设备先进,馆藏丰富。

  在西藏,我们遇到了熟悉的援藏干部。1979年出生的谭湘锋现任阿里地区能源局局长,2016年,他从湖南安仁县的乡镇党委书记通过中组部选拔考试来到阿里。和他一起从全国各地的乡镇党委书记来到西藏投身新西藏建设的一共有108位,被称为“一百零八好汉”。如今,8年过去了,这些“好汉”中的绝大多数选择扎根西藏。从普兰县副县长起步,谭湘锋开启了自己的西藏故事。妻子在湖南老家帮助照顾两边老人,儿子在河北沧州参军后工作,他只身一人来到阿里。几乎所有的在藏干部都和谭湘锋一样,舍小家顾大家,天各一方。高彦武,阿里地区文旅局局长,中组部选派的河北省第九批援藏干部,从河北省文旅厅办公室主任到阿里旅游局挂职,2022年援藏三年届满回到石家庄。一年后,他主动请缨调藏,“阿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让我魂牵梦绕,我想把这里的大美风光、象雄文化推介到全国乃至全球”。说起自己的调藏,他激情满怀。从高彦武、谭湘锋的身上,我们看到“孔繁森”并没有离开高原,他们赓续孔繁森精神,建设新西藏,助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发生巨大变化。

  一代一代人,一茬一茬干,努力建设今天的美丽幸福新西藏,形成了老西藏精神和援藏精神。

  这是一次弥足珍贵的采风之旅,净心之旅,是一次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国情的修行之旅。人的一生都在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唯有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西藏的神圣和美丽,纯净和真实,给了我们深深的震撼。与天地相比,人不过沧海一粟;与人类历史长河相比,短暂的几十年不过白驹过隙。人的一生该怎样过才更有价值?人到中年,该如何让我们的余生更有意义?在西藏的旅途中,我们不断思考追问。

  (作者系司法部第七批援藏干部)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