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第九批援藏干部李盛利:用实干答好援藏“三问”

2024-11-28 09:34:59来源:西藏日报作者:杨子彦
字号:默认超大| 打印|

  “进藏为什么,在藏干什么,离藏留什么”,这是萦绕在每位援藏干部人才心头的问题。

  对山东省济南市第九批援藏工作组领队、时任白朗县委常务副书记李盛利而言,答案或一样,或不同——

  “进藏为什么?”是清晰明确的。援藏既是组织交办的政治任务,也是为了给藏族同胞多办好事。

  “在藏干什么?”是需要探寻的。经过多次调研,济南援藏工作组确定了援藏工作“由‘输血’转向‘造血’、由单向对口支援转向加强两地交往交流交融”的工作思路。

  “离藏留什么?”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1千多个日夜,李盛利带领济南市援藏干部擦亮“白朗蔬菜”品牌,探索乡村振兴“白朗样板”,点对点精准对接各项工作,不断深化两地交流合作,用实绩交出了圆满答卷。

  擦亮产业品牌 “西藏蔬菜看白朗”享誉高原

  “咱的蔬菜大棚怎么样了?”每每面对援藏前辈的关切,李盛利都能底气十足,从容应答。

  这种信心和底气来自哪里?翻开“成绩单”,一目了然——

  白朗蔬菜是山东援藏重点产业,在历届济南援藏工作组打下的良好基础上,李盛利带领援藏团队邀请山东农科院团队,量身定制《白朗县蔬菜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投入1.1亿元建设智能联栋温室、建成果蔬种植核心区、实施精品果蔬加工和冷链物流配送等产业项目,成功打造西藏首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区、首个出口蔬菜备案基地,助力珠峰农业科技创新博览园成功申报4A级景区。

  三年间,白朗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到1.55万亩,产量超过6万吨,产值超过1.8亿元。全县7000多农户中,有1500多户、1万余人参与蔬菜产业,户均年增收超过3000元。

  产业发展了,群众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口袋变鼓了,人们的观念明显转变,饭后钻大棚,主动学种植,闲时去卖菜,在劳动中收获幸福成为“平常事”。

  打造“白朗样板” 探索高原乡村振兴新路子

  闲暇之余,李盛利喜欢去各村居转转,看着农牧民或在广场载歌载舞、或在大棚采摘果蔬的场景,心中总会升起满满幸福感。

  白朗是西藏第一批脱贫摘帽的县区,产业基础好,生态环境优。如何把山东的先进经验带到受援地惠及更多群众,成为济南援藏工作组的重点工作之一。

  李盛利认真研究全国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相关经验,创新提出“制定一个方案、出台一套标准、建立一项机制、打造一批样板”的“四个一”工程,打造乡村振兴“白朗样板”。

  先后牵头起草《白朗县乡村振兴实施方案》,遴选8个示范村列入援藏“十四五”规划,投资4000余万元启动样板村项目。

  协调援藏资金2.37亿元,圆满完成涉及城乡建设、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等领域34项107个子项目,开工率、完工率和资金拨付率实现100%……

  一个个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的“三生三美”村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向世人展示了乡村振兴“白朗样板”的建设成效。

  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深化交流合作提升造血能力

  如何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是援藏工作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李盛利与援藏团队帮助当地群众更新发展理念、学习生产技术,既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创下济南援藏工作多个“首次”——

  首次提出“党建援藏”理念,建成覆盖全县基层党组织、连通全县党员的信息化平台123个,与山东省“灯塔—党建在线”平台实现了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有效解决了各乡村山高路远、党组织分布分散带来的管理难题。

  首次派员赴济南开展长期精准培训,实现了培训从走马观花向实地蹲点、学用分离向即学即用、短期交流向长期合作的转变。

  首次实现白朗县在校师生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儿童先心病、斜视弱视和白内障筛查的“四个全覆盖”。帮助白朗县卫生服务中心填补建院60多年来没有皮肤科的专业空白。

  此外,李盛利还带领团队积极推动“鲁商入藏”“藏品入鲁”,促成白朗与济南9家企业签约,落地资金超1.7亿元;组织20余家白朗企业参加山东省文博会和国际种博会;在济南建立仓储和藏品体验展销中心;在山东省、济南市总工会APP上线白朗县消费扶贫产品专栏,推动白朗特色产品进超市、进餐桌、进家庭,销售额达1000余万元。

  执笔无悔答卷 以真情实干砥砺奋进之路

  工作之余,李盛利也会想念年过古稀的母亲、操劳家事的妻子、正在上高中的女儿。每当此时,李盛利便会把对家人的牵挂化作爱心,把对家乡的思念化作工作动力,用心用情对待每一个人、干好每一件事。

  白朗县有个叫扎西南加的孩子,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生活困难。李盛利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高三心理辅导,到大学生活费用,再到毕业后职业规划,李盛利事无巨细,一步一步帮助这个孩子重拾自信,逐梦未来。

  “李叔叔就像我的爸爸一样!”扎西南加逢人就说,“我也要像他一样,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2021年清明节,忙完工作已是半夜,在无人的角落,李盛利朝着济南的方向,泪流满面——三年援藏,体重从160斤降到128斤,他没觉得苦;与高原反应斗争,常年借助药物克服身体不适,他没觉得苦;但母亲住院、妻子陪床、女儿住校、没人给父亲扫墓的时候,他真切感受到了相隔数千里的苦。

  那晚,这个山东汉子哭得像个孩子……

  真情换真心,实干赢民心。李盛利还清楚地记得,在白朗最后一天的场景。“乡亲们从不同乡村、坐车两三个小时,自发赶到援藏公寓,只为给我们送行。”李盛利说着,红了眼眶:“能得到这样的认可,我们付出再多都值得!”

  援藏归来,时光荏苒。李盛利说,他常常梦见白朗的人和事,那片土地已经成为他一生的牵挂,更成为他继续向前的动力。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