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青藏高原缘何被称为“亚洲水塔”?随着全球变暖,“亚洲水塔”出现了哪些变化?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守护“亚洲水塔”?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沈永平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进行解读。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的高原,为何被称为“亚洲水塔”?
沈永平:“水塔”一词用于描述高山地区水的储存和供应,其提供了维持下游地区环境和人类生存所需的水资源。相对于下游地区,“水塔”因高海拔地形产生的降水以及储存在雪冰和湖泊中水体的释放,能够产生更多径流。
全球共有78个大“水塔”,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地球“第三极”地区占16个,组成了“亚洲水塔”。以海拔2500米为起始高程,则“亚洲水塔”的面积约为400万平方千米,发源了长江、黄河、澜沧江(湄公河)、怒江、雅鲁藏布江、恒河等13条亚洲主要河流,流域总面积约1000万平方千米。
雅鲁藏布大峡谷。中新社记者 赵朗 摄
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第三极”地区是中国、南亚、东南亚和中亚等周边国家及地区水资源的“安全阀”。“亚洲水塔”供水区可分为内流区和外流区,前者(包括阿姆河、锡尔河、塔里木河等河流流域)的水资源维系着中亚和中国西北干旱区的绿洲经济和生态;后者(包括印度河、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河流流域)的水资源维系着南亚地区的农业灌溉,关乎该地区10多亿人的粮食安全。
中新社记者:随着全球变暖,“亚洲水塔”出现了哪些变化?
沈永平: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总体变湿,使得“亚洲水塔”失衡特征明显,整体特征表现为冰川加速消融,积雪融水量减少,冻土地下冰融化,湖泊水量增加,河流径流量整体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水文-冰川关键组成部分的变化是相互关联的,这可能进一步增大“亚洲水塔”内流区和外流区之间的差异。例如,冰川是“亚洲水塔”许多湖泊和河流的重要水源,冰川融水对湖泊蓄水和河流径流变化的贡献在内流区比在外流区更为重要。然而,对于“亚洲水塔”南部的外流区来说,冰川融水补给的增加不能抵消季风降水的减少,从而导致河流径流减少。
从研究数据看,过去几十年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急剧升温,导致中国绝大部分冰川快速萎缩,20%多的冰川面积消失,冰川稳定性也急剧降低,冰崩、冰川跃动等灾害事件发生频率不断增加,并频繁引发下游洪水和泥石流等链式自然灾害。从2000年到2018年,青藏高原冰川总质量减少约3400亿吨,而湖泊的总水量增加1660亿吨。到21世纪末,中国冰川融水将明显减少,其中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地区约减少50%至90%。
库拉岗日冰川与白玛林湖。中新社记者 赵朗 摄
中新社记者:如何在“亚洲水塔”的新变化中寻找发展机遇?
沈永平:针对冰川融速增快、短期内出山口径流增加、水资源量增加的情况,应利用机遇,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从根本上提高社会整体适应能力,采取合理利用增加的水资源,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措施。
比如,在拉萨河流域,地表径流的30%由冰川融水补给,地下水的8%由冰川融水补给。随着气候变暖,拉萨河的径流在增加,同时冰川融水补给的地下水和地下水补给泉水出水量也在增加。建立矿泉水的开发利用已成为西藏的特色产业之一,尤其是拉萨市的矿泉水产业经济的崛起,涌现出不少矿泉水知名品牌。在未来冰川变化下,优质特色的冰川水在增加,通过地下水而形成的泉水量也会增加。这些优质的矿泉水资源将为西藏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源泉,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对气候变化适应措施的实施,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途径。
同时,应建立健全适应冰川融化的法规和规划,确立科学应对冰川融化的理念和政策导向。加强适应冰川融化的配套制度建设,在适应冰川融化工程项目建设和区域经济开发活动中,根据冰川融化对本地区的影响状况,将冰川融化作为一种重要影响因素来加以考虑。
长江源头格拉丹东雪山姜根迪如冰川一角。中新社记者 贡嘎来松 摄
而“亚洲水塔”的新变化也对周边国家的水资源安全、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长远影响。这在对周边国家带来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孕育了新的发展机遇。周边国家应从加强水资源管理与合作,推动绿色发展与生态补偿,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着力应对“亚洲水塔”的新变化,在变局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中新社记者:中国与周边国家如何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守护“亚洲水塔”?
沈永平: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青藏地区即启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1978年以后,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程。从2005年中国国务院批准《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到2009年的《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再到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正式施行,这些都集中体现了中国努力构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的国家意志。
中国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做了巨大努力。当然,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亚洲水塔”安全不仅是中国的责任,更需要全人类去关注。
从国际层面而言,通过拓展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柬埔寨等周边国家的水科学联合考察研究,完善水汽、冰川、湖泊、河流、灾害等监测,基于空-天-地一体化的高新观测技术,实现由监测平台向预警平台的转化,建设智能化的“亚洲水塔”重点监测体系,建设“亚洲水塔”国际观测研究网络和跨境冰川灾害的监测预警平台,建立区域水资源和水灾害防范合作示范区,服务绿色丝绸之路建设。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参与国际气候治理和水资源管理规则的制定,为周边国家争取更多的发展权益和话语权。这也是诸多科学家的共识。
受访者简介:
沈永平。受访者供图
沈永平,现任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秘书长、《气候变化研究进展(中、英文版)》期刊副主编、《Reae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期刊执行副主编,主要从事冰雪灾害与冰雪水文学、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等研究,组织和参与的野外科学考察四十余次。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四十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新疆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编著和合著《全球变化热门丛书-冰川》《色彩中国-中国白》《气象灾害丛书-冰雪灾害》《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问题评估》等专著 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 200余篇,国际咨询报告5篇、撰写科技咨询报告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