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林周县文旅团队赴苏州考察学习。 记者 央金 摄
林周,藏语译为“天然形成的沃土”,被誉为“拉萨的后花园”“拉萨的粮仓”,天然肥沃的土壤把林周县分为草原和耕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的林周人 。
“5年前,从林周县城到唐古乡都是土路,要绕水库通行,路上要花费4个小时。经过苏州市援藏工作组的接力打造和林周县相关部门的共同推动,土路变成了柏油路,自2021年唐古旅游服务中心建成后,当地的接待能力和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前来林周县游玩的游客也在明显增多,在旺季我们酒店经常出现一房难求的现象。为解决当地群众就业,我们在当地招募了一部分工作人员,目前,工作人员人均年收入超过5万元。”唐古平措康桑度假酒店负责人嘉措说。
嘉措是土生土长的林周人,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他毕业后便回到了家乡工作。这些年他见证了林周县唐古乡旅游业的发展和变化。嘉措说,现在前往唐古乡只需要2个小时,沿路的信号也好了很多。他所工作的酒店就在唐古乡,这里依靠热振国家森林公园与千年柏树、绵延30公里的热振河谷,被称为“世外秘境”。
2024年以来,林周县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区域战略思维谋划县域文旅经济新发展,推动“农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取得了新成效;精心策划的林周县“缤纷四季·多彩林周”生态艺术共享季系列活动累计拉动消费262.29万元,线下线上参与59.83万人次;林周县印发《林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起草《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林周全域旅游发展工作的实施方案》(征求稿),为推动林周县积极融入拉北旅游环线及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重要的“施工图”和“远景图”。
不仅如此,林周县坚持基础提升,实施唐古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成功创建热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3A级旅游景区,谋划实施唐古乡拉北旅游环线附属设施、神秘树林休闲旅游区建设、林周农场情舞台剧等29个工程纳入“十五五”项目储备库。2024年,林周县旅游收入达2845.76万元,接待游客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6%和19.5%。
“三年前,初到拉萨,蓝天白云雪山草甸,载歌载舞的藏族儿女和欢迎来客的切玛哈达,无不体现着雪域高原的纯净壮阔和人民群众的热情友善。三年来,我们首先组织参与《林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编制,邀请专业团队为林周县旅游‘把脉问诊’、指明方向。针对基础设施薄弱、服务配套滞后、市场挖掘不足等问题,聚焦项目建设,完成唐古乡旅游小镇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等一批项目;打造 ‘林周文旅’抖音IP,拍摄林周文旅四季宣传片,记录宣传林周四季风光;在苏州同里古镇合作设立展销专柜,积极参与各类展销活动,把藏香等特色产品推向区外市场;组织文旅团队赴苏州考察学习,开阔从业人员视野,提升市场拓展能力水平;引入智慧旅游系统,通过安装游客流量监测设备,精确掌握来林游客动态和数量。”苏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组成员、林周县文旅局副局长邵伟说。
“通过林周县文旅团队赴苏州的这次考察学习,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学到了景区规划设置的很多细节,比如标识标牌如何设置才能更醒目直观,服务设施如何考虑游客需求等。”林周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三年来,苏州市第十批援藏工作组为林周县文旅发展累计投入援藏资金超8000万元,包括林周县强嘎乡红色旅游小镇建设、林周农场红色文化教育与实训区、唐古乡旅游小镇等一批援藏项目的建设,以及联系苏州各界捐赠的旅游标识标牌建设项目、林周县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等。
邵伟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围绕“拉北环线”建设,聚焦现有旅游资源,引进成熟团队参与到林周文旅开发及运营中来,让林周县旅游运营更规范,不断提升游客体验,让林周文旅再上新台阶。